华为鸿蒙系统开发的投入,华为鸿蒙开发前景

华为已捐赠鸿蒙最核心基础架构,如何看待?这意味着什么?

这相当于华为放弃了开源鸿蒙的所有权,其他手机厂商想要使用的时候直接可以去“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获得代码。

员工经过长期磨合与沉淀,具备了协作精神,得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开发出优质的产品。成都创新互联公司坚持“专注、创新、易用”的产品理念,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创新互联网站所以易用所以简单”。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成都做网站、网站制作、微信公众号开发、电商网站开发,微信平台小程序开发,软件按需定制网站等一站式互联网企业服务。

简单来说,华为已经建好了毛坯房然后华为自己精装修了一间。其他手机厂商想要用的话,可以免费入住,但需要自己装修。

其实鸿蒙出现的意义就在于打破安卓和iOS的限制,撬动安卓和苹果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要知道,目前市场上的操作系统,安卓占据了全球68.63%,苹果占据了30.99%。

另外,鸿蒙系统有自己的一大优势,它既能控制手机,同时也能适配PC、平板、手表等智能终端,突破以往不同属性智能终端设备间普遍存在的“兼容性”难题。如果后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鸿蒙系统也有可能成为全球三大手机操作系统之一。

一、意义

华为鸿蒙Harmony OS 2.0操作系统发布, 这样一个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想要开发出来,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长远的布局和大量科技人才,以及天文数字一般的资金投入。

事实也是如此,横空出世的华为鸿蒙系统是华为投入几十万技术人员,花费上百亿美金,无数人日日夜夜耗费数年之久才开发出来的科技智慧成果。

但就在华为鸿蒙取得成功,当所有人都认为华为将凭借鸿蒙系统,成为全球继谷歌,微软,苹果之后第四个操作系统巨头级企业,所有人都认为华为鸿蒙系统将再创造一个市值不亚于依靠操作系统达到几万亿人民币市值的苹果,谷歌这样的巨无霸时。

华为却出人意料的宣布,耗费重金开发的鸿蒙操作系统不但开源,还将捐赠给国家,其核心基础架构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把重金开发的商业技术成果捐赠给国家,这对华为亦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背后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大,稍有不慎,华为内部就会因为分歧陷入四分五裂。一套具有华为独立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意义有多么重大,他们不可能不清楚。

二、事实上来说

其实华为、以及其他一些中国公司,以往也都在为 AOSP 等开源项目贡献代码。但是国内实际上是没有开源的土壤的,这个土壤慢慢可以培养起来。前些天有朋友告诉我,他已经去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工作了,退休后做点事,我觉得特别好。

以前参加一些开源项目,真的是有很多志愿者参与。印象中有个德国的小哥哥,特别活跃,我们开会他都是自费飞过去参加,主导做了很多事。

本质上,这些开源项目最终都还是若干家大公司作为主力,毕竟他们才有足够多的资源。最终华为得能够让这些参与者都有动力。从现在来看,物联网这块应该会有挺多厂商感兴趣,但是手机厂商方面,应该积极性不会特别高。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华为还是有戒心的,毕竟自己也出手机,而且本来就是大型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本来 AOSP 还可以用,暂时也没有动力另起炉灶。

公开源码是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选择,比如像安卓、linux都是开源的,开源系统的好处在哪里?

它能够汇集全世界开发者的智慧来完善系统,对于鸿蒙系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国内友商们参与起来一致对抗外敌,在目前来看鸿蒙系统比目前两大操作系统覆盖要更全面、更彻底。

像谷歌的系统覆盖不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家电这些全场景,而苹果的ios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更不能完成覆盖。

但是现在友商对于接入鸿蒙系统还有顾虑,而最大的顾虑来自于他们怕站队后被谷歌制裁,毕竟现在友商都是用的安卓系统。

系统级别的软件想要成功,是离不开设备开发商、开发者和市场用户的完整生态链,诺基亚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而现在友商们的所有产品基本都是安卓系统,如果他们一直不支持,那么鸿蒙的万物互联就将是一座孤岛。

但是我相信,鸿蒙系统会随自身研发的一些智能产品、还有国内友商们的支持而传播到全世界。

三、总结

开源绝对是破局之举,可以长期巩固华为在手机市场的地位。比如说,开源意味着华为可以通过为其他手机厂商提供软件服务来盈利。由于操作系统也跟硬件相关,华为还可以通过授权相关的硬件专利来盈利。

在工信部的引导和支持下,合众人之力,打造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操作生态系统。不仅对华为大有好处,对中国的技术布局也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我们是一个制造和消费大国,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第三大操作系统必有一席之地,安卓市场份额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鸿蒙,harmony,意思是“和谐”,开源不是被迫之举,而是战略之举。

鸿蒙现在才开始没几年,我们看看 iOS 和 Android,都已经十几年了,应该留给鸿蒙足够的时间。未来五到十年,我很看好鸿蒙的发展。而在今天,实事求是就好。最终各个厂商是否加入鸿蒙的阵营更多得还是商业方面的考量,靠的是硬实力,期待鸿蒙的进展。

华为鸿蒙系统是干什么的

演示机型:华为P40 系统版本:HarmonyOS2.0.0.127 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该系统实现模块化耦合,对应不同设备可弹性部署,可用于手机、平板、PC、汽车等各种不同的设备,是一个可将所有设备串联在一起的通用性系统。

鸿蒙系统:

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不是安卓系统的分支或修改而来的。与安卓、iOS是不一样的操作系统。性能上不弱于安卓系统,而且华为还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应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衔接将相关系统及应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及部署。这个新的操作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工业自动化控制、无人驾驶、车机设备、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并且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的所有Web应用。若安卓应用重新编译,在鸿蒙OS上,运行性能提升超过60%。鸿蒙OS架构中的内核会把之前的Linux内核、鸿蒙OS微内核与LiteOS合并为一个鸿蒙OS微内核。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鸿蒙系统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鸿蒙系统,是我们战斗的姿势

尘埃落地,在冲破了谷歌封锁、突破的技术壁垒,以及市场的质疑之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2.0版本在6月2日正式发布, 这也意味着鸿蒙系统已经正式面向市场。据华为官方宣布,目前已有30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鸿蒙生态。

近日,有媒体报道,华为手机的部分机型将升级到新系统,有些特别的机型甚至早就用上了鸿蒙系统,华为WATCH3的出现,意味着鸿蒙设备的万物互联拉开了帷幕。

它是否是安卓的套壳?它的流畅度和系统底层是否稳定?以及对现有安卓生态的适配是否兼容?值不值得我们去使用它?针对这些疑问,随着6月2日发布会的正式交付,这一切疑问都烟消云散。

鸿蒙伊始万物互联,这是华为的鸿蒙的初衷。华为鸿蒙系统是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适用于所有场景。这与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不同!鸿蒙系统是为所有设备设计的,可以部署在众多的终端上。它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并有信心在未来应用于1 + 8 + N全场景终端设备。

鸿蒙系统开发时间可以追溯到2016年,也就是说,华为花了六年时间开发系统!

华为颇有先见之明的整合成立了“2012实验室”,这个名字来源于电影《2012》的前沿技术研究部门,开始载着华为驶入自主研发的快车道,之后在研发上的全方位突破更是奠定如今华为通信领域领导者的基石。

2012年,鸿蒙诞生的关键人物王成录调任2012实验室中央软件部总裁,并启动了鸿蒙的研究。在当年的一份《任总与2012实验室干部与专家座谈会纪要》里,任正非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为华为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盖上了“备胎”的印记。2017年,初次被提及的鸿蒙内核完成技术验证。2018年,华为加速鸿蒙的研发进程,鸿蒙内核用于终端TEE。2019年,鸿蒙基本完成,随着华为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各大公司陆续断供,原计划于2020年面世的鸿蒙提前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备胎终于转正,“鸿蒙”由此取代5G成为了公众眼中华为的代名词。

华为鸿蒙的出现,固然是备胎转正,但也不能否认其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水平。我们不能总在国外的 科技 巨头前面俯首帖耳,不能总走在别人制定的标准下。鸿蒙的崛起,也是中国技术的崛起,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值得国人骄傲和自信的。

如今,华为想打破美国设定的各种技术标准,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这也符合国外有些 科技 巨头的初衷。

网上依旧有很多质疑,尤其是程序员。为什么他们会质疑鸿蒙的呢?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华为与华为与竞争对手对抗的 历史 。

首先,华为对抗爱立信思科等巨头,众所周知,华为最初靠销售生产制造用户交换机(PBX)等通信设备开始的。当时,中国电信市场的交换机主要由美国的朗讯和思科提供。由于国外的设备价格以及对国内企业的限制和封锁,任正非高瞻远瞩,决定自己开发交换机。

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过程中,华为坚持研发和创新,宣传自己产品的优越性,这引起了大多数国内技术人员的蔑视。在这些技术人员看来,华为的交换机都是贴牌,有什么技术可言?

但最终呢?华为以卓越的产品赢得了市场。像爱立信和思科这样的公司现在在某些领域模仿华为!爱立信长期以来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导者,曾经引领着行业潮流,但华为凭借自己的技术创新将爱立信踩在脚下摩擦。

其次是华为与高通的斗争,华为和高通的关系可以说是 “爱恨交织 ”!在3g和4g时代,华为因依赖高通而受到高通的钳制。然而,进入5g时代后,华为凭借其在5g领域的先发优势改变了局面。更不用说,华为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高通,至少现在与高通不相上下!甚至当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来到中国时,他也称赞华为,并表示要加强与华为在中国5g市场的合作。

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华为成长成为巨人,但是为什么一些技术人员仍然需要抱怨华为麒麟呢?很多程序员认为高通芯片比华为麒麟芯片性能更好,可能是因为他们使用高通芯片!

然而,这些程序员忽略了一点,华为的竞争对手是高通、爱立信,甚至是谷歌和苹果,他们比我们多了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对我们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当中国企业崛起时,我们应该为他们加油欢呼,更何况是现在华为的麒麟未必比不上高通。

回到主题,那为什么有一群人看不起华为的鸿蒙系统?因为他们认为华为又在吹牛逼。

据华为介绍,鸿蒙系统于2016年投入研发。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但它仍然没有正式公布,这被认为是猜测!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华为推出鸿蒙系统的背景是基于美国对华为施加的各种限制。为了摆脱这一限制,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提前将 “备用轮胎” 转为正式商用!

一些程序员从一开始就看不起华为,发现鸿蒙系统的代码中有几个安卓单词立即达到了高潮。但这不是问题的本质。

鸿蒙将是一个跨时代的操作系统。鸿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不仅要有自我创新,还要能够博采众长,因此,鸿蒙的代码中有几个安卓的单词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到年底,鸿蒙系统将在3亿台设备上部署,包括2亿台手机、平板电脑、手表、智能屏幕、智能音箱、合作伙伴设备等。别忘了IBM也很喜欢吹牛,但关键是问题是吹完牛要能实现,这也是华为的伟大之处。

为什么大多数网民相信鸿蒙的一定会成功。网民有理由质疑,因为鸿蒙系统迟迟推迟发布,被一些网民描述为PPT系统。年初,一些代码出现在互联网上,从事技术的程序员认为这是 “安卓外壳”!大多数网民对技术了解不多,但他们信任的是华为,华为作为国内的一个伟大的 科技 公司,挑战过众多的伟大的公司,每次它都扮演着霸气的角色! 历史 证明这是一家可以做出可靠项目的公司。他让我们从它身上,看到一个伟大企业的坚韧,自信以及脚踏实地,对比国内的其他高 科技 企业,无疑可信得多。

中国需要这样的公司和企业,国家也一直强调要把一些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将更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才不会受制于他人。

目前,操作系统无疑是中国高 科技 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华为鸿蒙的诞生承担了时代的使命。

我们应该认识到形式的严峻。目前全球的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是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两者都是美国 科技 公司,电脑操作系统主要基于微软的Windows系统,这也是一家美国公司。

如果将来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而我们的对手将不再让我们使用操作系统,我们该怎么办?你必须等到那时候才记得我们还有一个 “鸿蒙系统” 吗?

鸿蒙应该高调入场吗?

许多人说华为非常擅长营销?但我想说的是,“酒香也怕深巷”!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如果你不了解市场营销,不管产品有多好,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在这之前,很多人知道华为手机,又有多少人知道华为用的什么操作系统。

其次,从许多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操作系统开发的难度并不高。真正困难的是生态的建设,这解释了为什么鸿蒙体系应该有点高调。安卓的成功不是谷歌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其生态提供商共同作用的结果。之前的诺基亚和微软的失败,不就是因为生态建设的原因吗。同样,华为的鸿蒙也将经历这条漫长的道路。

如果华为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一个生态系统,鸿蒙必须高调!只有高调的宣传才能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商参与鸿蒙生态的建设!

至于系统,我们和华为都不能承受鸿蒙的失败,华为选择了最安全的过渡方法,从支持安卓开始,如果最终的鸿蒙的生态建设失败,它也至少能与安卓兼容,这减少了多少风险。但这就是重点。许多从事技术的程序员抓住这一点抱怨!他们大概是笼罩在谷歌这样的巨头光环下太久了,从而判断失误,真是有点奇怪的想法!

尽管华为在短期内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国内生态的逐渐完善。华为会做得越来越好!

国人有个习惯,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事,并不关心,但现在,形式已经不一样,它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了,还是做个有心人吧。

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是的,从坏到好; 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我们期望谁相信我们?

从美国开始限制中国 科技 公司以来,这场战斗已经开始了!既然外国敌人已经来了,我们就应该全力反击!

华为投入了多大精力研发鸿蒙系统?

余承东透露,鸿蒙系统的研发投入了4000-5000人,已经在 华为手机 上测试完成。


分享文章:华为鸿蒙系统开发的投入,华为鸿蒙开发前景
文章链接:http://abwzjs.com/article/dsioidj.html